10月22日,新京报记者张璐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首届首都花园城市主题“我是小镇园丁”实践活动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区10个校区举行。过去六个月,数千名青少年参与创建校园“微型花园”,学习植物实用知识,美化校园环境。由鹿川高中学生设计建造的校园“微花园”。新京报记者 张璐 供图 10月22日,活动总结交流会在通州区六合初中举行。校园里有一种平静、花园般的气氛,古老建筑的屋檐下长满了常春藤。此外,30个“微型花园”间隔约1英寸分散在走廊两侧的绿地中。百日草和苏丹凤仙花盛开,增添生机这座校园及其历史和文化遗产。 “我们种下种子、松土、浇水、除虫,然后把自己照料的花儿搬到这里装点校园的一角。这段经历让我对工作、生活、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加活动的六合中学二年级学生张全和说,这32个“微花园”是由32个班的学生设计建造的。他们还参与美化校园环境,让大家很有成就感。随着天气变冷,学生们也会参与到养护花卉中来。在总结交流会上,张全和等30名学生荣获“首都花园城市小园丁”称号。他们中有的是积极参与校园和社区生态活动的专业人士,有的是花卉植物管理方面的专家。有生态卫士在守护保护古树和野生动物,以及具有丰富植物知识的专家。 “这项活动自5月份启动以来,已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等地区的10个校区全面开展。”首都绿化委员会秘书处独立植树部负责人张祥珍介绍。其中,海淀区民族小学创新地将古代造园方法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石景山静园学校练石湖分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石头戏”微花园。大兴区建成了校园第一个共生植物和蔬菜的微型花园。狂言学校联石湖分校中心主任贾欣表示,学校组织学生们收集石头、绘画、装饰校园花园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校园的热爱和情感。孩子们还可以参与画画活动以及观察校园内的昆虫和植物。 “传统的自主植树就是挖个坑种一棵树,但现在北京可以植树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创新自主负责任的植树方式。”常向振表示,活动不仅向学生发放花卉种子和种植手册,还鼓励孩子们观察记录植物,了解生态知识,鼓励青少年参与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明年,我们计划将该计划的覆盖范围扩大到该市的 20 所学校,并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活动。编辑:张树静、校对:李丽君
吃瓜网在线吃瓜 揭晓51今日大瓜的最新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