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最高减薪争议引发关注。图/IC 图 近日,著名运动品牌“匹克”降薪引发社会动荡。据上游报道,10月13日,降薪风波又有新进展。匹克员工透露,公司已向那些拒绝接受减薪的员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10月14日之前提交“反思和审查”,否则将面临停发9月份工资的处罚。针对未经书面审查停发工资的要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职业安全维权中心一名员工明确回应,此举违法。如果属实,建议员工投诉并提起劳动仲裁。事实上,如果匹克“拒绝减薪的员工除非写书面评估,否则将被停薪”的要求属实那么这起从突然降薪开始的事件,无疑是对员工基本权益和劳资关系基础的公然挑战。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和国家规定足额、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正如上述劳动部门官员所言,企业以停薪作为惩罚措施,显然缺乏法律依据。此外,公司在做出减薪等决策时应征求员工的意见。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制定、变更或者决定劳动报酬规定以及其他直接影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定或者事项时,必须征求职工代表大会和全体职工的意见,提出方案和意见,并与工会和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自从这法律规定,员工反对是自然的,没必要写所谓的“反思和悔恨”。员工不写就被“停薪”,更不合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如果该公司的行为被证实,毫无疑问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仔细一看,“不写检讨书,停发工资”的规定,确实是对员工的大规模纪律。这种以“不发工资”的手段,强迫员工承认自己没有犯过的“错误”,远远超出了降薪事件本身,是一种典型的践踏员工基本人格尊严的服从考验。这是一种耻辱。这不是现代企业应有的运营模式,更不是与员工共渡难关的企业模式。坦诚沟通、相互尊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问题。换句话说,员工不应该受到公司的胁迫。这种“薪资审查、停薪”的“最后通牒”,只能暴露企业管理层的狭隘和傲慢。就企业形象而言,此类操作将摧毁中国的长城。回顾整个事件,从最初被指“未经协商”降薪,到如今被指以停薪相威胁迫使员工“检讨”,佩的一系列神秘诡计令人惊叹。这种粗制滥造的行为对于公司的日常管理无益。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关企业迫切需要反思自己的应对措施。只有依法经营,尊重员工,摒弃强制思维,才能团结员工,帮助员工渡过难关。文/编辑:许诗仪(媒体人)/驰审:道华/王欣
吃瓜网在线吃瓜 揭晓51今日大瓜的最新内幕!